其实业主若能主动缴费,物业便能腾出更多精力提升服务,形成良性互动。
8月14日,2025博鳌物业暨城市服务大会在海南召开。资深物业人李长江以“物业服务变化与好服务的价值”为主题发表演讲。
他表示,物业公司的循环替换似乎成了行业怪圈,这家退出后接盘的新项目,往往是别家放弃的“旧爱”。近年来,多地小区陷入“换业委会就换物业、换一次就降一次价”的循环,当物业费从2.5元降至1元,降价空间枯竭后又该何去何从?
新业委会上任时,是否敢在认可服务的前提下提出涨价?李长江提到,现实是,物业费收缴仍依赖人情维系,若片区经理与业主关系好,发信息提醒就能收到费用,甚至能促成预缴。但多数物业人陷入“催费时间多于服务时间”的困境,越是催费越引发不满,越是不满越难收费,最终激化矛盾催生新的业委会和新物业,陷入恶性循环。其实业主若能主动缴费,物业便能腾出更多精力提升服务,形成良性互动。
面对行业的现状,物业公司的市场机会在哪里?
“上市的物企,他们极其关注成本,因为成本的高低,决定了利润的多少。而非上市的物企也不想上市了,但是他也希望现在管的项目不掉。”李长江表示长沙股票配资,当前物企的生存现状分化明显,上市企业紧盯成本以保利润,非上市企业则力求稳住现有项目。但无论规模与属性,转型为创业型物企或许是破局关键。这类企业的机会在于突破传统模式,用创新服务构建让客户真正认可的商业模式与盈利逻辑。
易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